哮喘是一種慢性氣道炎癥。受空氣環境影響較大,而且造成患者發作性咳嗽、胸悶及呼吸困難等癥狀,給患者造成了極大的困擾,因此很多朋友都在找一些治療方法,近期出現的三伏貼對于一些疾病的調理有不錯的效果,因此不少朋友都想了解一些三伏貼能夠治療哮喘嗎?下面我們一起了解一下吧。
“冬病夏治”三伏貼,一是針對寒邪、二是針對體質虛寒。如慢性支氣管炎,支氣管哮喘,性鼻炎,體虛感冒咳嗽等癥,連續貼敷三年以上,大多能夠明顯減輕癥狀,減少發病率。
三伏貼采用辛溫、逐痰、通經平喘藥物在人體和自然陽氣最旺之時,經穴開放之機,在特定穴位上進行外刺激,既能提高藥物效能,達到溫陽利氣,驅散內伏之痰,使肺氣升降正常,又溫補脾腎,增強機體抗病能力,減少哮喘的發生。從而調節機體免疫功能。
哮喘貼三伏貼位置怎么找?
膏肓穴 1.位置: 膏肓俞穴(簡稱膏肓穴)在背部,當第4胸椎棘突下,旁開3寸。 2.取穴方法: 尋找穴位時通常采用俯臥姿勢,膏肓穴位于背部,當第四胸椎棘突下,旁開三寸(或左右四指寬)處,肩胛骨內側,一壓即疼。 3.功效 散熱排脂。膏肓俞有補肺健脾、寧心培腎、治癆益損、補虛益損、調理肺氣的作用。
頸百勞 1.位置: 頸百勞穴在頸部,第七頸椎棘突直上2寸,后正中線旁開1寸。 2.取穴方法: 先找到大椎穴以上兩寸的位置,在往兩旁挪1寸即是,兩邊各有一個頸百勞穴。 3.功效 疏通血管,通筋活絡。
定喘穴 1.位置: 俯臥位或正坐低頭,穴位在背部,第七頸椎棘突下,旁開0.5寸處。 2.取穴方法: 患者俯臥位或正坐低頭,穴位于后正中線上,第七頸椎棘突下定大椎穴,旁開0.5寸處。 3.功效 止咳平喘,通宣理肺
肺俞穴 1.位置: 肺俞穴在背部,當第3胸椎棘突下,旁開1.5寸。肺的背俞穴。 2.取穴方法: 俯臥位,肺俞穴在第三胸椎棘突下,身柱(督脈)旁開1.5寸處取穴。 3.功效 散發肺臟之熱。肺俞穴有解表宣肺,清熱理氣,調肺和營、補勞清熱的作用。
華蓋穴 1.位置: 華蓋穴在胸部,當前正中線上,平第1肋間。 2.取穴方法: 華蓋穴在膻中穴上4.8寸,胸骨中線上,平第三類間隙,仰臥取穴。 3.功效 收引水濕,寬胸利肺、止咳平喘,華蓋穴有清肺止咳、寬胸利膈的作用。
膻中穴 1.位置: 膻中穴在胸部,當前正中線上,平第4肋間,兩乳頭連線的中點,人體任脈上的主要穴位之一。 2.取穴方法: 可采用正坐或仰臥的姿勢,膻中穴位于胸部,橫平第四肋間隙,前正中線上。約當兩乳頭連線的中點。 3.功效 募集心包經氣血。膻中穴有理氣寬胸、清肺化痰、理氣止痛、生津增液作用。
|